基于上述判斷
,首先來看綠證的實際成本情況。由于2021年相關預測數據暫未公開發(fā)布;從已發(fā)布的《2018年度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發(fā)展監(jiān)測評價的通知》(國能發(fā)新能〔2019〕53號)的相關數據來看
,全國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納責任富余省區(qū)共10個
,這些省區(qū)構成了綠證的主要供給方。而在這其中
,富余量較大的省份為云南
、新疆、遼寧
,三者富余量(或稱綠證供給量)占全國總富余量約2/3
。因此,可選擇上述三省綠證的實際成本為基礎
,推算綠證成本的基本水平
。通過測算,上述三省風電成本電價與當地平價上網電價(即燃煤標桿電價)的差額如上表所示
。
其次
,從供需總體形勢分析,同樣基于《2018年度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發(fā)展監(jiān)測評價的通知》中相關數據,從2018年數據來看
,全國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納責任富裕省份的總富余量約201億千萬時;而缺額省份總缺額則已達到817億千瓦時
。從靜態(tài)數據來看,綠證供不應求的態(tài)勢較為明顯
。
綜合上述影響綠證價格的關鍵因素分析:從主要供給方成本來看
,未來綠證的供應成本應處于7.43~79.06元/ 兆瓦時區(qū)間內,疊加考慮嚴峻的供不應求形勢
,即使不考慮市場策略性報價因素
,基于邊際出清的價格理念,未來綠證價格預期也將不低于79.06元/兆瓦時
。
在即將到來的“平價上網+綠證”時代
,綠證的價格將是新能源投資商所關注的重要議題,同時也是其面臨的最大不確定性因素
。本文以價格理論為基礎
,從影響價格的兩個基本要素成本及供需分析入手,對未來綠證的價格進行了初步判斷
,期冀能為新能源投資主體開展相關分析工作提供必要的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