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大力提升電力需求側響應能力
。需求側響應是提高電力系統靈活性的另一個重要途徑
。要重點加快完善電價機制
,引導用戶優(yōu)化用電模式,釋放居民
、商業(yè)和一般工業(yè)負荷的用電彈性
。同時,面向終端用能新模式新業(yè)態(tài)
,探索開展電動汽車靈活充電及V2G
、大數據中心智能調度等虛擬電廠示范
。
三是加快配電網改造和智能化升級
。為適應分布式電源廣泛接入和電動汽車
、數據中心等新型負荷發(fā)展需求
,要推進配電網改造升級,發(fā)展以消納新能源為主的微電網
、局域網
,提高配電網的承載力和靈活性。
四是加快新型電力系統關鍵技術研發(fā)應用
。新型電力系統要以新的電力技術為有力支撐
,要著力促進人工智能、大數據
、物聯網
、先進信息通信等與電力系統深度融合,加快柔性直流輸配電
、新能源主動支撐
、大規(guī)模儲能電站
、新型電力系統仿真和調度運行等技術的研發(fā)、示范和推廣應用
,形成與我國能源低碳轉型發(fā)展相適應的新型電力系統關鍵技術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