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都流傳著“人類面臨石油枯竭”的說法
,還常常有“石油再用多少年就會消耗完”的警告。
但是這么多年過去了
,這個說法依然還存在
,但石油儲量呢?非但沒有削減
,相反還上升了一些
。那么問題來了,石油到底會不會枯竭
?
客觀地說
,這個問題并不是一個“石油會不會用完”的問題,而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
,它涉及到的不僅是石油本身
,還包括了經(jīng)濟、科技和環(huán)境等方面的諸多因素
。
綜合來說
,“石油枯竭”其實是個偽命題,人類永遠不會面臨石油完全枯竭的那一天
。
為什么會有石油枯竭這種說法
?
這個問題還得從上世紀初開始說起,當時美國的礦務局預測石油會在極短的時間內消耗殆盡
,當然這也只是一種假想而已
,隨著后來的不斷觀測,又多次改口
。
大家非常熟悉的
,應該是在上世紀50年代有一個著名的地理物理學家叫做馬里恩·金·哈伯特
,他提出了一個著名的“全球石油的年產(chǎn)量”曲線圖
,預測了未來石油的產(chǎn)量。
通過這個曲線也表達了一個觀點
,根據(jù)他的預測
,石油將會在1966年到1972年之間,達到峰值產(chǎn)量
,在隨后的時間里可能會出現(xiàn)下滑狀態(tài)
,當然也就代表著石油會越來越少,最終到枯竭。
在這個理論剛被提出之后
,起初幾年的時間里
,石油產(chǎn)量和他預估的結果頗為接近,這也就使得石油枯竭這種說法開始瘋狂流傳
,被很多人所相信
。
但是世事萬變,在隨后的時間里
,石油產(chǎn)量走勢并不像他預言的那樣
,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在呈現(xiàn)上升趨勢
,后來
,有一個石油工業(yè)內的笑話叫做石油常數(shù),就是用來嘲笑之前“石油即將枯竭”的論斷
。
石油枯竭喊了這么久
,為何越采越多?
一直以來人們被灌輸過一個這樣的觀點
,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
,有研究人員認為石油來源于有機物(古生物遺體、植物等)
,并且在地下經(jīng)過了漫長的地質變化
,最終才形成。
而且在形成的過程中條件非
?量
,幾乎這個過程是不能被還原的,所以這也讓不少學者認為石油是不可再生
,而且儲量有限的資源
,就有了石油枯竭這種說法。
然而現(xiàn)如今
,隨著科技不斷進步
,人類研究不斷深入,這種說法受到質疑
,越來越多的證據(jù)都指向石油
,可能像天然氣一樣存在無機成油論的可能。
如果無機成油論能夠成立
,那么也就代表著石油是一種可再生資源
,不僅不會出現(xiàn)枯竭的現(xiàn)象,而且也會越用越多
,就算人類滅絕石油依舊也會存在
。
早在1950年代初
,蘇聯(lián)科學家組成了跨學科隊伍,在政府設立的秘密基地里仔細研究了西方有關石油和天然氣來源的科學文獻
,蘇聯(lián)就發(fā)現(xiàn)了石油來源的全新理論
。
這種研究成果表明,石油不可再生不過是美國的一些利益團體編制出來的巨大謊言
,原油和天然氣與地下埋藏的生物沒有內在聯(lián)系
,它們是地球深處涌出的太初物質。
是在特定條件下可由直接由碳氫氧元素形成
,而存儲的地質條件也不那么嚴苛
,如頁巖氣的存在似乎也證明了這一點。
當然這也只是一種猜測而已
,目前來說尚未定論
,因為這個問題涉及到的利益太過于廣泛,甚至可能會引發(fā)新一輪的世界大戰(zhàn)
。
石油是大自然對于人類的饋贈
,算得上是一筆巨大財富,所以還是要做到妥善利用合理開發(fā)才是有助于長久發(fā)展的
,而且在這個過程中還是要開發(fā)一些新能源
,這樣才有助于人類長期持續(xù)發(fā)展下去。
來源(百家號) 作者(科學風匯)
泰和集團(www.chihuo-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