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難看出 ,過去一年中國產純電動車型的電池能量密度也在快速上漲,從一年前的平均108Wh/kg增長到了135Wh/kg
,增幅為25%
。
在第17批新能源車型中,所使用電池能量密度最高的車型恰恰是續(xù)航里程最短的長安旗下的奔奔mini e
,其電池能量密度達到145Wh/kg
,可以獲得1.1倍標準國家補貼;而能量密度最低的車型為東風小康EC36,其電池能量密度 117.8Wh/kg
,僅能獲得0.6倍標準國家補貼
。
百公里電耗
與電池能量密度同樣備受關注的,是車輛的百公里電耗
,因為新的補貼政策同樣對這一指標進行了限定
。根據車輛整備質量的不同
,達到不同標準百公里電耗的車型,可以分別獲得0.5倍
、1倍和1.1倍標準補貼
。
數據顯示,國產新能源車型的平均百公里電耗以及從最高時的15.12kWh/100km,下降到了最新的13.88kWh/100km。雖然總體上國產新能源車型的平均百公里電耗在穩(wěn)步下降,但電池組重量出現(xiàn)的階段性變化,對百公里電耗的影響較為顯著。這是由于目前國產新能源車型的開發(fā)模式依然處于“基于傳統(tǒng)能源車型,更換純電動驅動系統(tǒng)”階段,車輛整備質量的變化與動力電池組質量變化幾乎完全同步。
在第17批新能源車型中,百公里電耗最低的車型為江淮iEV6E,達到了11.37kWh/100km,而表現(xiàn)最差的是廣汽豐田的ix4,百公里電耗高達17.04kWh/100km。
有意思的是,目前看百公里電耗與續(xù)航里程之間并沒有太明顯的相關關系。續(xù)航里程最長的車型,百公里電耗反而處于中等水平。
通覽所有新能源車型,發(fā)現(xiàn)沒有一款車型能夠在NEDC標準下達到500km的續(xù)航里程
,也難怪大家都說自己的500km續(xù)航里程是“最長續(xù)航”
。
不過,各家車企使用了“最”字
,即便在這個語境下并不違反廣告法
,也至少也是有誤導消費者的嫌疑了。
來源(中國能源網) 作者(中國能源網)
泰和集團(www.chihuo-w.com)